精煉技術的開發-歐洲煉鐵技術的進步
高爐的引入并非立即替代了所有原來的煉鐵爐,這是因為當時需要的鐵還是熟鐵,必須有良好的可鍛性,因此需要有一種爐子,能將生鐵變成熟鐵,這就誕生了精煉爐。但精煉工程需要更多地消費木炭,而且要耗費掉30%的生鐵,因此,許多國家為了得到可鍛熟鐵而仍然保存直接法的煉鐵爐。
英國和西班牙在進行改良以后,上述煉鐵爐在高爐引入后也一直留存下來。瑞典和挪威直到18世紀末仍然使用著奧斯蒙鐵,他們是用大型冶鍛的方法,即將與鐵塊同時生成的生鐵在爐床上進行脫碳,或將熟鐵滲碳,進行各種工藝操作。了解更多的有關世界著名鋼廠(瑞典烏德霍姆UDDEHOLM工具鋼、瑞典一勝百模具鋼、日本大同模具鋼、德國葛利茲模具鋼、美國熔爐斯伯粉末工具鋼、日本不二越高速鋼、日立模具鋼等)的最新產品動態資訊,敬請關注東莞市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模具鋼材專業網站www.syfukang.com。
在奧地利,隨著高爐技術的進步也改良了鐵片爐的技術,15世紀鐵片爐與高爐的高度差別不大(3m)。由于改善了燃料/礦石之比,沒有必要再追加精煉工藝,能夠比較經濟地冶煉熟鐵。用此方法每天可煉制熟鐵400kg,但作業比較復雜。不久后由于高爐逐步改良,間接法(生鐵→熟鐵)的不利之處漸漸減小,同時由精煉工藝將生鐵煉成可鍛鐵的技術也進步了。直接法的基地Styria也在1750~1767年間將余留的鐵片爐全部改造為高爐。
精煉爐的目的是降低生鐵的碳含量、排除雜質。因此,生鐵在精煉爐的風口前熔化,使其氧化脫碳(圖1)。精煉工藝本來是將生鐵塊及留余有雜質的鐵塊一起放在爐中再熔化、加熱反復鍛打。但在采用了高爐生產生鐵以后,精煉工藝形成獨立的工藝工序,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方式,一般有兩種精煉方式。
圖1 初期的精煉爐
一種是在德國、奧地利、意大利北部實行的方式。所有的精煉工藝在一個爐子內進行,用此種方法,生鐵在精煉爐內熔化一回就煉成可鍛鐵。爐子的風口設計是讓風口的風直接吹到熔化鐵的表面,能很迅速地得到所需鐵塊。這種方法簡單一些,適用于碳含量低的生鐵。
另一種方法是在比利時、法國、盧森堡、英國采用。一般稱為Walloon Process法,此法需要準備兩種爐子。由精煉爐與加熱爐組成,精煉爐是在低溫熔化、反復精煉的專用爐。加熱爐是鍛打使用的爐子,為了節約木炭加熱爐用煤和為了防止硫向鐵中擴散,不使燃料與鐵直接接觸。低溫精煉有利于鐵中磷的去除。至17世紀為止,精煉爐常與加熱爐一起使用,同時附設水力鍛錘,鍛錘在精煉過程中鍛打鐵塊(擠出渣子),也在加熱爐的成形鍛造中使用。
18世紀以前,能夠加工100kg鐵塊的鍛錘好像還沒有,16世紀以前是以腳踏式鍛錘為主,水車鍛錘是1467年在Siegerland開始采用的。至18世紀末,鐵的加工機械,如軋鋼機、剪斷機、滾剪機、縱剪切機等均已用于生產。更多信息
請直接與東莞市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服務人員聯絡(熱線電話:0769-82621066/82621088,全國統一服務熱線:400-699-1286),以獲得更多的有關高品質模具鋼材(日本大同模具鋼DC53_NAK80、瑞典一勝百模具鋼S136_VIKING、德國葛利茲模具鋼、美國熔爐斯伯粉末工具鋼、日本不二越高速鋼、日本日立模具鋼以及國產新型模具鋼、基體鋼、無磁模具鋼及特種模具鋼等)的選擇、應用、熱處理及庫存等相關資料。
資料來源:東莞市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中心
『版權所有,轉載或引用請注明鏈接和出處』- 【點擊次數:】 【加入時間:2012-05-22 00:26:36】 【關閉本頁】
新聞動態
相關產品
模具鋼材專業供應商
聯系人:康先生
手機:18925597988
電話:86 0769-82621066
傳真:86 0769-82621099
郵箱:sales@hongchao-dg.cn
網址:www.syfukang.com
誠信通ID:xinhongmouldsteel
QQ:
地址: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林村管理區